权威发布丨加快完善10

摘 要

  8月12日,淄博市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就淄博市教育领域品质民生重大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孙英涛

8月12日,淄博市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就淄博市教育领域品质民生重大实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

孙英涛介绍,今年以来,淄博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淄博市委、市政府“六大赋能行动”、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聚力推进淄博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品质民生重大实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10-15分钟“上学圈”加快完善,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

淄博市切实增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重点考虑学校服务半径、10—15分钟城市居民生活圈及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防控及监测长效机制,科学制定“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学校布局、建设方案,计划“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53所、幼儿园300处以上,分别增加学位9万个、3万个以上。2021年,淄博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2所,总投资39.06亿元,新增校舍63.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新增学位33235个,新增班数736个。截至目前,已开工19所,主体完工13所。2021年,淄博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3所,总投资7.37亿元,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万个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工53处,主体完工30处。2021年,全面提升淄博齐盛中学、淄博二中、淄博五中、淄博十七中、淄博十八中等5所市属高中办学条件。截止目前,齐盛高中、淄博五中、淄博十八中等3个项目已经完成竣工验收;淄博十七中迁建项目基本完成规划设计和施工图深化设计,准备开工建设;淄博二中办学定位调整为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全市投资1.98亿元,在484所学校建设云、网、端一体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信息化赋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正加力提速推进。扎实开展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淄川区昆仑镇等4个镇入选省级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镇。联合八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整治,排查机构1656处,整改问题15处。实现小学生课后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全覆盖

淄博市教育系统加快工作节奏,加大工作力度,聚力提升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切实帮助家长解决下午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时间冲突的实际困难。4月8日,召开全面推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新闻发布会,全面部署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明确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各项工作要求。4月26日,召开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推进会,加快推动各区县落实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淄博市353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开发开设课后延时服务课程3134门,课后延时服务提供率达100%,接受课后延时服务的小学生数达124744人,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零拒绝,呈现出机制逐步完善、覆盖面广,服务内涵丰富、接受度高,服务形式多样、呈现效果好等特点。7月,淄博市教育局联合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总工会、淄博团市委、淄博市妇联印发《关于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自今年暑期起对全市有服务需求的在读小学生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淄博市开设托管服务点130余个,多部门联合开展托管服务,将孩子监管的“空档期”,升级为综合素养再培育的“生长期”。推动355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淄博市教育系统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各方,汇聚工作合力,对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物理隔离,加快推动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淄博市教育局联合淄博市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淄教字〔2021〕35号),从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范围、开放条件、开放时间、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及要求。4月21日,召开淄博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关情况。按照“应开尽开”的原则,在原计划开放107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上,自我加压、自提标杆,实现符合条件的355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全部面向社会开放。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撬动淄博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淄博市聚焦人民群众对新高考质量的热切期盼,建立高考备考协调机制,变原来的各科室分散指导为指挥部集中统一领导。实施党史学习教育等专项教育计划,全力打造德育品牌特色活动,10个案例入选全国、全省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为解决义务教育入学家长报名排队时间长、提交材料多、请假奔波耽误工作等难题,建成义务教育报名信息化平台,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现了“零跑腿”“一网通办”,家长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孩子就能上学,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于航)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